為貫徹落實好《貴州省工業企業紓困解難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精神,現就《方案》有關政策措施進行解讀。
一、為什么出臺《方案》?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工業經濟的平穩增長對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意義重大,工業穩則經濟穩。去年以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融資難、用工難、部分地區停電限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發等多重因素影響,工業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和發展遇到一定的困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助企紓困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工作,去年11月以來,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先后出臺了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振作工業經濟運行、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等系列政策措施文件,著力解決當前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去年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國辦發〔2021〕45號)從加大紓困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靈活精準運用多種金融政策工具、推動緩解成本上漲壓力、加強用電保障、支持企業穩崗擴崗、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著力擴大市場需求、全面壓實責任等9個方面提出相關政策措施。
去年1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產業〔2021〕1780號),圍繞打通堵點卡點、挖掘需求潛力、強化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16條政策措施。
今年2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委下發《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發改產業〔2022〕273號),在財政稅費政策、金融信貸政策、保供穩價政策、投資和外貿外資政策、用地用能和環境政策等6個方面出臺了18條政策措施,要求“各省級地方政府制定實施本地區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實施方案”;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結合本地產業發展特點,出臺更為有力有效的改革舉措,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及國家部委相關工作部署,及時協調解決當前我省工業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問題,進一步鞏固工業經濟增長勢頭,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我省《方案》。
二、在降低稅費成本方面有哪些支持舉措?
圍繞持續合理降低工業企業稅費負擔和強化財政資金支持,明確了延續實施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增值稅減稅降費政策;積極落實好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積極落實好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加速折舊政策;積極落實好制造業緩稅政策;持續落實好新能源汽車減免優惠政策;延續實施“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積極落實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降低企業社保負擔;繼續強化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切實抓好中央專項資金爭資爭項工作等11項具體政策措施。
三、在解決企業融資困難問題方面有哪些支持舉措?
進一步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圍繞解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工業企業融資難問題,明確了2022年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積極爭取和落實人民銀行信貸激勵政策、落實國家煤電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政策、推動銀行制定中小企業信貸通專項配套制度等4項具體政策措施。
四、在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方面有哪些支持舉措?
圍繞保障工業企業能源及原材料穩定供應,明確了扎實推進能源安全保供;落實國家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有效穩定大宗原材料供給和價格;完善能源資源價格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等4項具體政策措施。
五、在穩投資穩外貿穩外資方面有哪些支持舉措?
明確了充分發揮政府基金引導作用;加大煤炭、電力領域投入;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項目;制定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實施方案;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新型工業化領域建設;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實施外貿、外資、跨境電商倍增行動計劃;落實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全面落實《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和《外商投資法》;繼續辦好數博會、酒博會、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等活動等10項具體政策措施。
六、在用地、用能、用工和環境政策保障方面有哪些支持舉措?
明確了全力保障工業項目用地;保障工業發展合理用能;破解企業用工難題;加快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節能降碳改造等重大項目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進度等4項具體政策措施。
七、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有哪些支持舉措?
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各項政策落實落地,《方案》中強調了聚焦聚力產業集群發展、著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強化重大項目支撐、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轉型等6項具體政策措施。
八、如何貫徹落實《方案》?
為確保《方案》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履行職責,密切協調配合,確保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一是明確了要充分發揮省新型工業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對全省工業經濟發展的領導,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指導各地各部門開展工作。二是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日常工作,要做好重點工業地區以及重點行業、重點園區和重點企業運行情況調度監測,建立健全“政策找企業、企業找政策”機制。三是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責任擔當,主動作為,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走出去主動服務企業,開展點對點政策宣傳、精準輔導,確保各類主體應知盡知,確保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全力以赴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四是各市(州)要結合本地產業發展特點,在保護市場主體權益、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出臺更為有力有效的改革舉措。五是省政府督查機構做好方案各項政策的督促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