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山縣,有一支“雷公山·小林長”志愿服務隊。服務隊由居住在雷公山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雷山縣方祥鄉的30名中學生組成,每到節假日或重要時間節點,服務隊都會開展相關志愿服務。在團雷山縣委書記潘思琦看來,通過行動的開展,讓生活在大山深處的青年學子具體參與到生態保護工作中,進一步樹立了愛綠護綠的意識,為今后傳播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雷山縣“小林長”志愿服務行動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發揮青少年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貴州啟動實施了一系列項目和行動,在青少年中廣泛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
多部門協同施策
助力青春建功生態文明
2017年,貴州把6月18日設立為貴州“生態日”,一系列“生態行動”就此展開。
——2017年6月,團省委、省文明辦、省水利廳聯合在全省實施“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服務行動,以項目為載體組織動員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積極開展巡河護河志愿服務,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作貢獻。
——2018年,團省委成立“青春建功大生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省共青團大生態工作。各級團組織分別建立本級團組織工作機制,并與部分社會公益組織協同合作,形成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格局。
——建設志愿者、青年社會組織兩支隊伍,推進“青清河”及“小林長”等生態文明志愿服務隊伍建設,支持青年社會組織通過承接項目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凝聚起生態文明建設的青年力量。
在實施“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服務行動中,團省委及時對志愿者進行動態追蹤、調整輪換,在保持中堅力量穩定的基礎上,以接力的方式不斷補充新鮮血液。5年來,全省注冊環境保護類青年志愿者由8.78萬人增長到目前的67.60萬人。
生態環保工作專業性極強,為提升志愿者巡河護河實效,三部門每年舉辦省級“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者交流培訓會,邀請專家學者為志愿者提供生態環保知識等培訓。一批批志愿者在培訓中學到了環保知識,也身體力行傳播生態文明知識和理念。
此外,團省委還啟動“多彩貴州·青春綠動”品牌,實施綠色希望工程和共青林、青年林項目,組織青少年參與環保宣傳活動。啟動“e綠黔行”貴州“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通過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募集資金204萬余元,用于省林業局在羅甸縣等地設立的綠植基地種植管護工作。
不忘志愿初心使命
增添生態文明建設有生力量
為更好發揮“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者作用,我省制定了《貴州省省級河湖志愿者監督員管理辦法》,明確各方管理職責、工作任務,組織省級“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者發揮工作、生活在河湖周邊的優勢,及時發現、收集、反饋負責河流(湖泊)管理保護的相關信息,形成巡河常態。
五年來,省級河長河湖志愿者監督員認真履行監督職責,撰寫巡河日記,累計巡河2267次,向各級河長辦反映河湖信息2019條(次),推動轄區相關部門解決河流問題632個,寫下一個個人與河流的故事:
——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烏江河志愿者監督員帶領支教團學生長距離巡河16次,短距離巡河98次,發現并促進部分環保問題整改。
——寧谷河省級“青清河”河湖保護志愿者監督員發現安順境內打邦河寧谷鎮段存在河面垃圾堆積、生活污水排放等問題,及時向安順市河長辦反映問題,有效推動了問題整改。
…………
同時,我省還結合“保護母親河”品牌,積極開展多形式的保護河湖志愿服務活動,各級各地和廣大志愿者廣泛參與,形成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全省各級共招募“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者33481人,開展巡河82935人(次),發現反映河湖信息3681個,參與推動解決河流問題1589個,有效激發青年愛水護水熱情,在全社會唱響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旋律。
青春向綠而行
擦亮多彩貴州綠色底色
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賦予貴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的新使命。
貫徹落實總書記要求,2021年,團省委啟動實施“多彩貴州·生態振興”青春行動,組織全省各級共青團開展貴州青少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講堂,面向青少年宣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啟動實施“小林長”志愿服務行動,遴選53名省級“小林長”志愿者并舉辦工作培訓會為其賦能。截至目前,省級“小林長”志愿服務行動累計623人次參與,累計巡護林地里程2251.90公里,累計投入志愿服務時長1241.92小時。
全省同時共征募組建1500余名市縣級“小林長”志愿服務隊伍,因地制宜開展巡林護林、植樹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青春夢想、志愿前行!多年的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實踐,一批批優秀項目和個人脫穎而出:“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服務行動榮獲第九屆“母親河獎”綠色項目獎;貴陽黔仁生態公益發展中心榮獲第九屆“母親河獎”綠色團隊獎;志愿者楊再春榮獲第九屆“母親河獎”綠色衛士獎。
踏歌而來,向綠而行!綠色理念正“植入”越來越多貴州青年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