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今天,第六個“貴州生態日”如約而至!
自2017年設立“貴州生態日”以來,猶如一粒綠色種子的播撒,“貴州生態日”成為貴州牢記殷切囑托,心懷“國之大者”,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重要載體。
時光不會忘記,貴州歷屆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一年接著一年抓,一任接著一任干;歲月刻滿足印,每個春天,貴州省市縣鄉村五級干部上山植樹,省領導帶頭巡河巡山,讓所有河湖都有了河長湖長,全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持續開展“貴州生態日”活動……
人與自然雙向奔赴,和諧共生,貴州實現了生態環境歷史性躍升,綠水青山成為貴州人民的“幸福不動產”“綠色提款機”。如今,貴州正不斷打通轉換通道,讓“含綠量”與“含金量”齊飛,“高顏值”與“高品質”共鳴。
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快速發展與環境容量有限的矛盾,發展方式的轉變刻不容緩,環境保護絕不能有“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必須久久為功,拿出釘釘子精神,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浸潤黔貴大地,成為貴州人刻進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記在心坎上的自覺和準則。
今年“貴州生態日”的主題是“示范引領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每一年“貴州生態日”主題不同,但都在特定的日子,持續昭示我們堅定綠色發展意志、弘揚傳統生態智慧、反思現代環境危機、厚植綠色生活方式,傳承生態文明的決心和行動——
生態日,彰顯政府的擔當。貴州正堅定不移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咬定節能減排不放松,堅持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寧德時代等新型工業化項目風生水起;宜居、韌性、創新、智慧、綠色、人文的新型城鎮化在黔貴大地崛起;“綠色農產品·吃出健康好味道”品牌出山出海,風行天下;“碧河風靜物華殊,翠嶺霧輕春草蘇”的風景,正是多彩貴州旅游產業化的底氣。而45%的綠色經濟占比,無疑是貴州“既美又颯”的生動注腳。
生態日,警示發展的底線。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產企業,不轉型升級,最終只能死路一條。調整結構與轉變方式、轉型升級與動能轉換、增量擴面與提質增效并舉,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才能在未來贏得更大空間和更多機會。
生態日,厚植公眾的綠色意識。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貴州4000萬人民是綠色發展的受益者,更是生態文明的建設者:“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綠色出行,告別一次性用品、舉報環境問題,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貴州人的環保理念“入心入行”。
《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說,21世紀頭十年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經濟衰退,而是中國的綠色躍進。這是世界對中國環保理念和政策的認同和期待,其中,未嘗不包含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縮影的貴州之綠色崛起。
道固遠,篤行可至。
在我省邁步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生態環保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坡過坎,在堅決扛起兩江上游責任的同時,讓人民群眾在“詩意棲居”中共享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也向世界奏響“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鳴的生態樂章,為呵護浩瀚宇宙的藍色星球,貢獻中國西南腹地的強勁綠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