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optgroup id="so4ck"></optgroup>
    <xmp id="so4ck">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

    水色天光共蔚藍

    發布時間:2022-08-09 14:33    所屬類目:貴州要聞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我先后參加了多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尤其是2021年的論壇,規模大,成果豐碩,讓我印象深刻。”近日,貴州民族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朱四喜在接受采訪時回憶。
      
      在朱四喜看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擁有一個與時俱進、不斷變化的發展過程,從注重理論探討到奮力推動生態文明實踐,越來越聚焦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
      
      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自2009年起,已成功舉辦十一屆,成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世界了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美麗中國與世界一起擘畫的生態文明美麗卷軸,正在多彩貴州大地徐徐鋪展。
      
      這是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平臺——
      
      更廣泛更深入地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展示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經驗、中國擔當,奮力在創新辦好國家級國際性生態文明論壇上出新績。
      
      2013年和2018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走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對創新方式、繼續辦好論壇再次提出明確要求,殷切囑托貴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2009年,貴州省內的8大流域開始推行河長制。以此為抓手,如今全省近2.3萬名河湖長守好“責任田”,不斷提高管理質量和水平,有效解決河湖治理末梢難題。
      
      2020年,貴州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同年,赤水市在擬引進紡織項目的過程中使用“三線一單”成果,最終明確了不得配套建設燃煤火力發電站的具體要求。
      
      綠色映底蘊,山水見初心。貴州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者,也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受益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牢記囑托,努力探索,著力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描繪出多彩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畫卷。
      
      這是凝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智慧的論壇——
      
      2021年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以“低碳轉型綠色發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辦會水平再次上升到新的高度。發出了響亮的生態文明“中國聲音”,充分展示了生態文明靚麗“中國名片”。
      
      各國政要、權威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帶著同樣的期許,共商“低碳轉型,綠色發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同為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貢獻力量。
      
      “論壇充分發揮協調國際生態領域焦點議題的平臺作用,參與論壇的各國政要與前政要的數量為歷屆之最,體現了國際國內對于論壇的高度關注與支持。”2021年7月,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介紹,來自78個國家和地區500余名代表參加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活動。
      
      開展研討、分享經驗、聚焦熱點、把脈難點……頭腦風暴陣陣來襲,思想火花不斷碰撞。
      
      在“中瑞對話2021”主題論壇上,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前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建議,要推動建立綠色科技創新的合作平臺,加大綠色科技的創新投入,加強中瑞兩國綠色科技創新隊伍的建設。
      
      瑞士駐成都總領事高凱琳表示,貴州和瑞士在山地景觀方面極度相似。因此,在減排低碳綠色發展,以及利用山區潛力和面對山區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方面,都非常期待與貴州繼續交流合作。
      
      經過多年沉淀,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窗口。中國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這里全面展示。
      
      這是展示多彩貴州優良生態環境的舞臺——
      
      2009年,第一次生態文明論壇貴陽會議在中國首次提出“綠色經濟”的概念,倡導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彼時的貴陽,正積極申報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這成為首屆生態文明貴陽會議舉辦的重要契機,貴州省委、省政府決定,要將生態文明貴陽會議這面“旗幟”豎起來。
      
      2013年1月,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升格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討論并通過了《2013貴陽共識》,提出要采取最嚴格的措施修復自然生態和治理環境,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萬山朱砂古鎮,曾經的礦區,變成了綠意盎然、景觀別致的全國典型區域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區,廢棄多年的尾礦庫,改造變為碧水綠樹、湖光山色的怡人景區。
      
      納雍縣骔嶺鎮,昔日煤礦開采留下的“傷疤”,變身青蔥的茶園,萬畝茶海成為當地群眾從能礦經濟向綠色發展轉變的重要支撐。
      
      2021年,貴州森林覆蓋率達62.12%,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2800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560億元,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3719億元……貴州不斷夯實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從提出綠色經濟、推進綠色發展,到探討綠色發展的制度框架與路徑選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國際話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不斷深化主題,為貴州走好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提供了諸多案例支撐和理論支持。

    熟女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