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陽市相關部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圍繞“包裝、包辦、包容”三方面開展工作,幫助企業減負增活力。
“包裝”,即支持工業企業做好項目謀劃包裝,積極爭取省級基金的支持。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出臺相關方案,引導和支持全市工業企業高質量做好省新型工業化發展基金、省新動能產業發展基金申報工作。今年以來,貴陽已有9個項目獲批省新型工業化發展基金9億元,4個項目獲批省新動能產業發展基金11.7億元。
“包辦”,即開展項目手續報建代辦,讓企業“輕裝上陣”安心發展。市工信局以貴陽經開區、白云經開區為試點,探索開展項目手續報建代辦,通過“區級代辦公司+工作專班”模式,為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實施“一站式”試點代辦。工作專班將工信、發改、住建、自然規劃、生態等職能部門吸納進來,負責對接對口的上級部門,及時協調解決項目代辦中存在的問題并限時辦結,確保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包容”,即探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給予市場主體更多成長空間。貴陽市市場監管局修訂出臺實施“包容審慎監管5張清單”,內容涵蓋登記注冊、生產許可、產品質量等領域。對不觸碰安全底線,除涉及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公共安全等方面外,針對5類42種審批服務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對28種行政審批事項容缺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