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optgroup id="so4ck"></optgroup>
    <xmp id="so4ck">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

    我省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集群效應融出產業新生態

    發布時間:2023-02-28 14:57    所屬類目:貴陽要聞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上午剛剛接待了客戶,敲定產品交付時間。1月份收到800萬元訂單,比去年翻了一番。”近段時間,貴陽長之琳發動機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姜盛富十分忙碌,“今年剛開年,公司訂單接連不斷。”
     
      位于貴陽市白云區的貴陽長之琳發動機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通過招商引資納入航空產業鏈和生態圈中的企業之一。
     
      依托“三線建設”布局,貴州逐漸培育聚集起100多家規模以上航空航天裝備制造企業,鑄就了集飛機整機、航空發動機、機身結構件、機載系統、地面服務等生產配套能力為一體、較為完整的航空配套產業鏈,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工信部1月公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中,貴陽市白云區航空發動機裝備制造業集群、遵義市匯川區精密零部件產業集群位列其中。
     
      打造一流航天高端制造業
     
      前不久,國內首臺采用制動原理產生動態扭矩激勵的專業計量設備,在貴州航天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研制成功。經過兩年多的研制,該裝置實現了最初的設計目標,可為動態扭矩傳感器提供準確的動態扭矩參數計量。
     
      “在汽車、船舶、航空航天等領域進行產品的動態性能測試時,都會用到動態扭矩傳感器。想知道傳感器的扭矩量值傳遞是否準確,就需要用到這一裝置,它基于制動原理產生動態扭矩,使用的零部件更為成熟。此前,國內并無制動式正弦法動態扭矩校準裝置,這次成功研制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金冉說。
     
      航天電器的突破不是個例,基于良好的產業基礎,貴州在航天以及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項目上都獲得了較大進步。去年底,貴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首件制造宣布完工,這標志著中國全面突破“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關鍵技術,實現該項核心科技持續領跑。
     
      “這次成功研發將助力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該公司總經理葛陽說,企業將立足于國產化新材料研究,廣泛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陸續制造出國產化替代產品。
     
      在貴州,類似手握“絕活”的企業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貴州制造的航天裝備產品在航空航天用熱電池、伺服控制系統、微型電磁繼電器等30余個領域填補國內空白。
     
      產業鏈供應鏈耦合共生
     
      “‘一體化電液伺服機構技術’‘高動態高功質比電動伺服機構技術’等多項自主研發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新型一體化高比功率液壓泵、基于異構多核的綜合信息處理器、高集成微型伺服機構等主導產品,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實現‘補短板’,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2月10日,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科技發展處處長羅天向記者介紹企業的研發成果。
     
      “公司隸屬的航天江南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這為航天控制研發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羅天告訴記者,2023年,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產品將達到100余項。針對采購產品品種規格眾多,具有“多批次、小批量、需求不連續”等特點,將對供應商進行標準體系評估,開展供應商的選擇培育和幫扶支持。
     
      為加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圍繞伺服系統、慣性系統、機器人、測控裝備的品牌建設,統籌開展產業建設布局。通過構建原創技術策源地,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推動企業邁向國內一流彈上控制設備高科技企業。
     
      產業集群不僅僅是企業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更關鍵的是生產關系、專業知識、市場信息等方面的鏈接共生。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系統規劃統籌企業、載體、科研院所之間的聯動發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協作。
     
      目前,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公司被認定為貴州省高性能鎂合金制備與成型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種材料與成型技術院士工作站。“除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分工協作之外,鏈主企業還應發揮自身優勢,鏈接行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讓本土企業第一時間了解市場需求,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高度對接。”該公司工藝部部長黃斌表示,產業鏈、供求鏈的深度融合,讓集群效應溢出到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企業中,從而實現反哺產業鏈條的良性循環。
     
      貴州將繼續推動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依托航天十院、貴飛公司、黎陽公司、中航重機等重點企業,鞏固提升配套產業優勢,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同時,努力補齊航空航天用鈦合金、高溫合金、鋁合金及復合材料等短板,將貴州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等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集群化推動跨越式發展
     
      “我們公司主要生產鈦合金板料,為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動力有限公司作配套。”姜盛富介紹,在航空產業鏈中,長之琳公司屬于成品零部件供應商,處于產業鏈的中游。基于白云區航空航天制造展業配套的完整,企業不出園區就能解決供應需求,節省了不少時間和成本。公司規劃的自有生產基地將于今年建成使用。
     
      加快實現“短鏈”延伸、“斷鏈”連通。白云區圍繞中航黎陽航空發動機生態圈,構建發動機等整機產品及核心零部件、精密鑄鍛件等基礎件、精密微特電機和高端齒輪等配件制造的完整產業鏈。去年以來,黎陽公司發動機產業生態圈項目簽約11家企業,已進駐9家。
     
      “白云區發揮航空主機龍頭和供應鏈‘鏈長’作用,內外兼修完善航空產業鏈布局,是全省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集群的典型案例。”貴州省裝備制造業協會秘書長黎明杰認為,貴州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集群發展應基于基礎優勢,做好“聚焦、裂變、創新、升級、品牌”這幾大文章,進一步提升“鏈主”及龍頭企業對產業鏈的整合力、供應鏈的帶動力和創新鏈的溢出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貴州匯川精密元器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以“精密元器件制造產業”為首位產業,聚集了航天系統、航空系統、長征系統精密元器件等56家制造企業。2022年度,集群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3.56億元,集群主導產業近三年年均增速達14.13%。
     
      奮力推動航空航天產業創新集群蓄勢騰飛。貴州將做強航空發動機鍛鑄件龍頭,積極支持中航重機加快建設雙龍企業總部基地,推動航發精鑄貴安新區產業基地投產達產,強化企業前沿研發設計和新工藝新技術能力建設,不斷鞏固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國際競爭能力。

    熟女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