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競爭力源于城市對資源要素的吸引和轉化能力。如今,貴陽正處于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新階段,知識產權作為重要發展資源和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日益凸顯。
中國(貴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是貴州省第一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預計9月初建成投運。
7月25日上午10點,記者走進保護中心,一探“乾坤”。中心內,辦事大廳、辦公區、等候區、預審區等區域分明。“目前,中心裝修工作已接近尾聲,待國家知識產權局驗收后投運。”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
跟隨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穿過保護中心辦事大廳、辦公區,走到一處由玻璃隔間隔開的“保密區域”,這個區域就是保護中心最核心的業務部門——預審服務部。申請主體提交的專利申請材料,都要先在這里通過快速預審,通過后才能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快審通道。
“保護中心開啟了專利快速審核‘綠色通道’,極大地縮短了專利授權時間,未來申請主體辦理高端裝備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類發明專利授權業務,將從平均22個月縮短至3到6個月,實用新型授權將從8個月縮短到2個月,外觀設計授權由6個月縮短到7個工作日。”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
保護中心建成投運后,將圍繞貴陽市的產業布局,為全市創新主體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推動知識產權資源開發、轉化運營、產業導航分析,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識產權申報、保護、運用、管理等“全鏈條”服務,培育高價值專利和核心專利(群),加快專利技術轉移轉化,為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價值培育提升、產品質量提升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優質服務。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未來,保護中心還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支持貴陽開展國家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示范試點城市建設,助力貴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
“目前,中心已落實編制25人,員工平均年齡27歲,均為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來自通信、能源、大數據、機電、機械等專業領域。”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由專業領域的人來做專業預審,能更好地對專利創新點作出專業評判。
今年,貴陽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中國(貴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基礎服務方面已提前展開相關工作,完成2022年第一批企業注冊、備案和代理機構注冊工作,收到61家企業和30家代理機構的注冊申請,57家企業通過備案。
“保護中心投入運行后,我們將積極探索創新專利快速審查到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協調聯動的有效措施,進一步擦亮貴陽知識產權保護的‘金字招牌’,更好地服務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價值培育、產品質量提升,有效推動新型工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注入強勁動力。”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