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一座城市昂揚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一座城市生生不息,離不開豐潤的文明滋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與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邁向守正創新、提質增效新階段。
在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中,貴陽立足區位特色,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一模范、四高、四力”的高定位、高標準,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為導向,堅持把“一圈兩場三改”建設和農村“五治”作為推動文明城市創建與新型城鎮化協同發展的“牛鼻子”和“主抓手”,全力推動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強省會”提供強大支撐。
城鄉滿目青環翠繞、大街小巷干凈整潔、交通路口井然有序、街坊鄰里謙恭禮讓……如今,貴陽的大街小巷,處處彰顯著創建成果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文明已成為“爽爽貴陽”最鮮明的精神底色和城市品格。
A扮靚城市顏值提升生活品質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群眾過得更幸福。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貴陽堅持把“為民、惠民、利民”的創建理念體現在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大力實施城市“一圈兩場三改”,完善城市功能,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讓城市有溫度、生活有溫馨、市民有溫暖。
精心打造“一圈”,讓市民步行15分鐘就能享受全方位的公共服務,做到幸福在老百姓家門口升級。2021年啟動實施“15分鐘生活圈”項目852個,2022年將啟動實施67個“15分鐘生活圈”項目。
全力建好“兩場”,著力解決停車難、買菜難。2021年完成30個農貿市場的標準化改造提升,優化調整惠民生鮮超市門店網點14個,建成公共停車位20122個。2022年將新增公共停車位(不含配建)不少于2.5萬個、新建公廁35座、改造或新建農貿市場54個、新建惠民生鮮超市21個。
加快推進“三改”,全面提升城市“顏值”和“氣質”。2021年改造棚戶區5.1萬戶、老舊小區5萬戶、背街小巷360條。2022年將實施棚戶區改造6萬戶、老舊小區改造4萬戶、背街小巷改造500條,有序推進符合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全部免費向社會開放。
貴陽把“為民創建”作為宗旨,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以人民滿意度為標尺,著力補齊發展短板,一座品質新城正在加速呈現,群眾“三感”不斷增強。
白云區云城中心小區居民步行15分鐘可到達合力惠民生鮮超市、云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貴陽薈康醫院、白云區政務服務大廳等地,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務。“在這里生活很便利,尤其旁邊的商場已修建好,開業后生活會更方便。”居民楊芬說。
每天一大早,云巖區普陀路街道居民秦紅燕就到紅邊門農貿市場買菜,提起農貿市場改造前后的變化,她贊不絕口:“你看,現在環境衛生很整潔,攤區規范,比以前好多了。”
改變的不止城市,還有農村。貴陽順應廣大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農村扎實推進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治風“五治”工作,圍繞“135”工作體系持續推動“治風”工作深入開展。如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的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蔚然成風。
白云區艷山紅鎮劉莊村村民何光權與家人簡單張羅著,準備邀請一桌親友慶祝其60歲生日。“本來家里想辦個祝壽酒,多請些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熱鬧熱鬧。但村里的紅白理事會了解情況以后就來跟我們做宣傳、做工作,我們響應號召,就不辦酒了,自家人吃個飯就行了。”何光權說。
成風化人,久久為功。文明城培育文明人,文明人建設文明城,文明以溫潤人心的力量,源源不斷地為貴陽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B狠抓城市治理改善環境面貌
市容市貌,不僅是城市文明最直觀的感受,也是社會文明的“窗口”。在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貴陽秉持“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理念,堅決打好“垃圾分類”“交通治堵”“整臟治亂”三大攻堅戰,以城市治理彰顯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城市形象。
垃圾分類關乎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如今,在貴陽的大街小巷,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垃圾分類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南明區中鐵國際城小區70多歲的龔大伯是一位熱心的志愿者,他每天主動上門幫助鄰居進行垃圾分類指導,在他家里,垃圾分類桶擺放齊整,垃圾分得清清楚楚。他說,開始也分不對,就不斷地對著宣傳冊進行分類,現在成了垃圾分類的“行家里手”。
深入推進“垃圾分類”攻堅戰是打造清新整潔靚麗城市環境的重要抓手。貴陽聚焦垃圾分類“五個環節”,統籌抓好第一次分類、垃圾投放、第二次分類和收運、第三次分類和初次處理、終端處理各環節工作,加快推進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公共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1年,貴陽已配置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桶8.5萬余個,居民小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
為讓市民出行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貴陽提出以鐵的手腕打一場交通治堵的攻堅戰。具體工作中,貴陽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督導問效”的工作機制,以“兩高、兩聚、兩精、兩協、兩借”為思路,通過9個多月的綜合治理、系統治理、集中攻堅和鞏固提升,治堵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人民群眾出行暢通程度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攻堅戰期間,全市交通擁堵指數排名由2020年同期的第3名降至第12名;2022年城市交通擁堵治理鞏固提升以來,1月擁堵排名11位、2月排名22位、3月排名10位、4月排名16位、5月排名12位。整體來看,擁堵指數、擁堵里程、擁堵持續時間均呈下降趨勢。為有效緩解市民停車難問題,貴陽還推動148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的近1.8萬個停車位錯時免費向社會開放。
對于治堵工作取得的成效,出租車司機楊江深有體會:“交通跟以前相比好多了,很多路口都有交警在疏導交通,通行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深入推進“整臟治亂”攻堅戰是貴陽狠抓城市治理的關鍵一招。通過整臟治亂,打造了南明區西湖巷、翠微巷、飛山橫街等一批特色示范街巷,打造了省府路、文昌閣、電臺街、青云市集、十字街等一批特色商業街區,城市品味、品質、品牌進一步提升。
此外,貴陽還統籌推進“壹刻寶”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融媒平臺支撐、數字資源賦能、宣傳文軍服務、優質資源下沉、文化驛站建設、萬場活動惠民等工作落地落細,傾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實現共同富裕。
今天的貴陽,顏值更高、氣質更佳、魅力更足。
C打造城市品牌彰顯文明底色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品質、塑造城市品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大舉措和重要抓手。在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貴陽著力打造“爽爽貴陽”品牌,充分展現了城市人文生態之美、蓬勃興盛之貌、和諧穩定之福。
貴陽夏季平均氣溫22.3℃,有“中國避暑之都”的美譽。今年5月下旬,一篇美文《爽爽貴陽等你來》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眾多網友紛紛刷屏點贊,“爽爽貴陽”因這篇文章又狠狠地火了一把。
今年,貴陽圍繞“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購、爽游”,制定“爽爽貴陽”城市品牌提升方案,策劃爽爽貴陽·百城百媒“六爽”四季主題推介活動,開展“六爽”四季主題宣傳春季大推介和“尋味貴陽”上線儀式暨直播活動等,持續豐富“爽爽貴陽”的品牌內涵。
《尋味貴陽》紀錄片的上線,加強了貴陽美食文化的對外傳播,進一步彰顯了“爽爽貴陽”獨特魅力。根據攜程的數據,在紀錄片播出期間,貴陽在平臺的搜索熱度環比增長32%,貴陽美食搜索熱度提升20%,腸旺面、花溪牛肉粉和酸湯魚成為貴陽美食搜索量前三名。
貴陽是一座有著厚重歷史根脈和多彩文脈傳承的城市,貴陽農投集團圍繞“爽爽貴陽”這一城市IP,與通用磨坊公司旗下哈根達斯合作,結合陽明文化和貴陽的名勝古跡,融入國潮和文創元素,打造了“爽爽貴陽”文創冰淇淋。
“甲秀樓”“黔靈山公園”“陽明文化園”等9款以貴陽景點命名的不同口味文創冰淇淋的推出,在炎炎夏日開啟一場新奇的視覺盛宴和清爽的味覺體驗。“味道非常不錯。”貴陽市民陳伊銘說,他買了一個黔靈山主題的冰淇淋,因為他就住在黔靈山附近,感覺這個產品非常有文化特色。
近年來,露營成為休閑旅游市場上最大的“黑馬”。在露營大潮中,山水環抱、氣候宜人、交通發達的貴陽,成為不少愛好露營人士的首選,這種“近距離、短時間、隨心性、慢體驗”的“微度假微旅行”休閑方式,短時間內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貴陽周邊露營地”搜索熱度漲幅超過50%;在端午熱門露營城市熱力榜中,貴陽位列全國第五。
7月5日,爽爽貴陽·百城百媒“爽爽貴陽星地標·千園千道生態城”暨北斗七星露營季啟動。北斗七星露營季從2022年7月持續到9月,期間將舉辦花溪星空音樂露營節、觀山湖草地電影露營節、白云森系親子露營節、息烽山地戶外露營節、南明光影行攝露營節等十大IP主題活動,市民和游客將感受到“爽爽貴陽”的獨特魅力。
通過打造“爽爽貴陽”品牌,貴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攀升。參考消息報社發布的《中國城市海外影響力分析報告(2021)》顯示,貴陽在海外影響力綜合排行榜中排名第25,海外旅游美譽度排名第24,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中國城市。
打造城市品牌,彰顯文明底色。下一步,貴陽將圍繞“六爽”的亮點和特色,打造更多“爽爽貴陽”城市IP,努力建設一座文化厚重、和諧宜居、極具魅力又充滿活力的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