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optgroup id="so4ck"></optgroup>
    <xmp id="so4ck">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

    貴州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發布時間:2022-07-04 11:30    所屬類目:貴州要聞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常態化開展制度化推進長效化落實
     
      貴州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6月23日,劍河縣人武部黨支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支部黨員干部走進縣烈士陵園,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主題黨日活動。在莊嚴肅穆的烈士墓碑前,黨員們拿出提前備好的毛筆、油漆、杯子和刷子,細心地清掃墓碑上的浮塵,一筆一畫為碑身的五角星描紅。
     
      行程萬里,不忘來路;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學思踐悟”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常修課,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然要求。
     
      今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六個方面出發,為常態化長效化學習黨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貴州堅定不移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在“常”和“長”上下足功夫,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常態化開展、制度化推進、長效化落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同做好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舉措和成效,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18歲時我報名參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那時候我們不分晝夜前行,到達大連進行幾天集訓后,帶上行李和武器馬上奔赴前線……”每到重要時間節點,榕江縣烈士陵園人頭攢動,各單位各部門紛紛組織黨員干部到此開展主題活動,聆聽黨員吳國良老人講述紅色故事。
     
      一年來,全省各級黨組織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精心組織實施、有力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求實、務實、扎實,廣大黨員干部接受了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和精神洗禮。
     
      學黨史、用黨史是終身必修課。必須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長期任務,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意見》印發后,貴州第一時間組織傳達學習,迅速安排部署、貫徹落實,一方面,發揮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龍頭作用,把黨史學習作為常態化內容納入其中,經常性地開展專題學習、專題研討;另一方面,發揮干部教育培訓機制作用,用好學校思政課渠道,進一步充實黨史教育課程,豐富黨史教育形式,提高黨史教學質量,把黨史學習融入教育工作全過程。
     
      不忘“來時路”,走好“腳下路”,堅定“未來路”。廣大黨員干部正不斷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奮斗品格,踐行初心使命。
     
      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莊嚴宣布廢除一切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不平等條約,并于1997年成功迎來香港回歸……”6月30日,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一場以“走進香港回歸”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在正安縣瑞溪鎮舉行。
     
      始終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正安縣發布了相關通知,組織黨史專家、優秀黨員、老黨員等成立縣、鎮、村三級宣講團,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結合時事深入學、仔細悟。今年以來,全縣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300余次,覆蓋黨員9000余人次。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制度化有利于總結歷史經驗,提升干事創業的本領。各地以學聚力、以學促干,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松桃自治縣印發實施方案,組建由組織、宣傳、黨校、黨史研究室等部門骨干組成的理論宣講團,組建由優秀黨員、退役軍人、思政教師組成的行業宣講團,組建由苗族黨員、駐村干部、寨老組成的“雙語”宣講小分隊,依托各媒體平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常態化開展黨史宣講。
     
      以制度促規范,以規范促發展。隨著一個個制度機制的建立完善、一件件政策文件的落實落地,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學黨史上更加自覺,在悟思想上更加求深,在辦實事上更加用心,在開新局上更加堅定。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走進印江自治縣木黃鎮木黃村,河清岸綠、鳥語花香。圍繞“紅色木黃·會師小鎮”主題,該鎮不斷探索以統攬型黨委、堡壘型支部、旗幟型黨員為主要內容的“三型”黨建品牌,以“黨建紅”引領“鄉村美”,打造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新樣板。
     
      紅色美麗村莊承載著黨艱辛而輝煌的奮斗歷程,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材。去年以來,貴州大力推進第一批23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工作,以紅色精神的傳承賡續不斷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內生動力,釋放鄉村發展活力。
     
      用好革命遺址遺跡、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長效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長效化意味著要堅持效果導向,確保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不斷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放眼貴州,各地正使出“闖”的干勁、拿出“搶”的狀態、展現“新”的面貌,乘著新國發2號文件的東風,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實際成效。
     
      貴陽市白云區著力打基礎利長遠,推進鋁產業傳統產能“退城進園”,構建以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雙引擎、數字經濟為第一動能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銅仁市碧江區持續推行錯時共享停車模式,協調機關企事業單位夜間開放停車位,以資源共享的方式緩解城區群眾停車難問題……
     
      全省各地正積極探索適合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群體深入學習黨史的方法途徑,以學聚力、以學促干,努力干成一番新事業、干出一片新天地。

    熟女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