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optgroup id="so4ck"></optgroup>
    <xmp id="so4ck">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

    貴州省大力推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綠色成為工業高質量發展亮麗底色

    發布時間:2022-06-07 16:14    所屬類目:貴州要聞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綠色是多彩貴州發展的底色,而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發展之路是貴州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以來,貴州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綠色制造水平不斷提升,在綠色效益、能源消費、資源利用、節能減排等方面全面發力,全力打造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貴州綠色制造體系,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工業發展新路。
      
      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印證著貴州綠色工業實力躍上了新臺階——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而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以較低的能源消耗支撐了較高的工業經濟增長。
      
      綠色制造工業轉型
      
      球磨、浸出、除雜……5月,在貴州大龍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硫化錳渣萃取車間,硫化錳渣經過一道道工序后,提取出鎳、鈷、錳、鋅等有價金屬,用于生產電池用硫酸錳、電池用四氧化三錳等材料,“錳渣”就這樣華麗變身成了“錳料”,銷往國內國際市場。
      
      “提取后的廢渣也將運往水泥廠,形成一個產業閉環。過去錳渣多是用填埋的方式處理,如今通過我們的生產線,每天可以處理200噸硫化錳渣,產出約20噸錳金屬量及1噸鈷鎳金屬量。”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董雄文指著車間外的運輸車說。
      
      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2年落戶大龍開發區,2021年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在距離匯成公司不遠處,坐落著同樣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的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走進中偉新材料廠區,花草芬芳,綠樹成蔭。富有科幻色彩的廠房散布在花園式的廠區內,近乎無人的生產線正有序生產著鋰電池材料中最重要的正極材料。
      
      “我們始終以綠色發展為根本前提,持續打造水處理系統,對工業廢水進行循環處理。公司的硫酸鈉鹽等副產物也變廢為寶,供應給洗滌行業,實現循環利用。此外,我們自主研發的廢舊動力電池技術,金屬的回收率達到98.5%,真正實現了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化、資源化、無害化。”中偉新材料員工祖正美介紹。
      
      2004年,剛落戶大龍經濟開發區的中偉新材料從煤化工起步發展,歷經十余年,三次產業轉型。如今,生產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三元前驅體,廣泛應用于全球新能源汽車終端。
      
      2021年,中偉新材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0.72億元,同比提升169.81%,實現工業綠色高效低碳“轉身”。
      
      工業園區低碳升級
      
      貴州是中藥大省,是全國中藥材四大主產區之一,素有“黔地無閑草、遍地皆靈藥”之美譽。在貴州同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凈選、炒制、切制……“山中一棵草”實現到“養生一味藥”的蛻變。
      
      作為省級綠色工廠,同德藥業為實現低碳節能生產,采用自主研發獲得專利的潤藥房進行藥材潤制,澆淋水改為噴霧用水,每年此項節約用水約1300噸。并采用熱泵干燥技術,全年節約電能消耗9萬余度。此外,將原來的蒸發大氣排放,改為冷凝水排放,減少大氣排放量,基本實現大氣零排放。
      
      同德藥業位于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碧江高新技術開發區。
      
      碧江高新區在銅仁市碧江區東部,東鄰湘楚、北接成渝。其前身為貴州碧江經濟開發區,2020年5月,經省政府批復同意,正式變更為貴州碧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21年碧江高新區總產值達230億元,現有注冊企業142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家,企業紛紛落戶的背后是碧江高新區多年來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碧江高新區立足實際,重點推進金瑞錳業年產10萬噸錳基新材料技改工程項目建設,推進錳系新材料產業鏈互補延伸,積極構建錳礦開采—高純錳鹽—(錳鋰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錳鋰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完整產業鏈,打造綠色循環產業。
      
      為實現“含金量”與“含綠量”齊飛,碧江高新區開展清潔生產試點示范園區建設,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完成率為100%;加強污染集中治理設施建設及升級改造,實行園區污染集中治理;修建燈塔錳行業公共渣庫一級、二級、三級子壩,完成錳渣轉運413余萬方。
      
      搶占工業綠色賽道
      
      從“工業強省”到“十大工業產業振興行動”,貴州在不斷發展壯大工業經濟的同時,始終不忘與大生態戰略行動協同推動、耦合聯動。
      
      “十三五”以來,貴州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加快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積極推進綠色制造,培育創建了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5%以上,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8%的目標,工業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截至2021年,我省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42個,綠色工業園區9個,綠色供應鏈1個,綠色設計產品6種;省級綠色工廠94個,綠色工業園區18個,綠色供應鏈2個,綠色設計產品6種。入選綠色制造名單的背后,是貴州通過科技創新賦能,推動綠色智能制造發展的生動實踐。
      
      據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金必煌介紹,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省將通過加快產業轉型和升級,開展行業綠色化改造、資源綠色化利用,推動開發區綠色發展,強化綠色化科技創新等措施,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綠色化“數字車間”“智慧工廠”,加快我省工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

    熟女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