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dd id="so4ck"><nav id="so4ck"></nav></dd>
    <optgroup id="so4ck"></optgroup>
    <xmp id="so4ck">
  • <nav id="so4ck"><code id="so4ck"></code></nav>

    貴州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發布時間:2022-07-21 12:54    所屬類目:貴州要聞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整齊、干凈、美麗的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

      豐收的喜悅在花茂村群眾臉上綻放

      花茂村土陶非遺傳承人母先才專心致志制作土陶產品

      “紅色之家”農家樂老板王治強趁著紅火生意注冊了品牌準備開連鎖店;土陶非遺傳承人母先才通過農村淘寶電商平臺將花茂土陶賣到了全國各地;返鄉創業者張勝迪帶領村里手藝人讓古法造紙手藝煥發新機。
     
      “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考察調研時,在院子里與鄉親們拉起家常。如今,七年過去,花茂村村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千年之變”的故事,從花茂村可見一斑。鄉村振興的實施,正在貴州大地上生動演繹。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用好五年過渡期政策,大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幫扶不斷檔監管防返貧
     
      脫貧攻堅的浩蕩春風吹遍了山河萬里,貴州徹底撕掉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
     
      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畢節市黔西市化屋村看望脫貧后的鄉親們時指出,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動態監測幫扶,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定期核查,動態清零。
     
      波瀾壯闊欣回首,敢為人先又續征。貴州率先建成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在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方面跑出了“加速度”。同時持續選派3.2萬多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奔赴基層,組建1萬多支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接續奮斗。
     
      仲夏時節,穿行烏蒙大地,目見耳聞的是山鄉的巨變新景。7月11日,在威寧自治縣海拉鎮火箭村,從畢節市教育局派駐的第一書記劉興賢忙得團團轉。去年4月,劉興賢從同事手中接過“接力棒”,將脫貧攻堅的深情幫扶延續至鄉村振興。
     
      忙些什么?這一年,他和村干部忙著開展常態化走訪,及時監測易返貧致貧人口的生活狀況,還忙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養殖肉牛,帶動全村群眾發展家庭牧場增收致富。幫扶遠不止于此,掛職副鎮長的劉興賢近期正在擬訂方案,計劃整合資源將海拉鎮打造成該市教學質量提升示范鄉鎮,曾經被視為“教育洼地”的海拉將迎來全新發展。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我省嚴格落實過渡期“四個不摘”要求,聚焦“3+1”保障等重點薄弱環節,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政策再加碼山鄉遇新機
     
      2022年2月14日,是一個令從江縣下江鎮巨洞村村民難以忘懷的日子,一座由杭州市蕭山區在脫貧攻堅時期幫扶修建的人行懸索橋投入使用,結束了兩岸村民通行依靠渡船的歷史。
     
      在從江縣貫洞鎮美娥易地扶貧搬遷社區,佛山市和從江縣共建了10個就業幫扶車間,通過項目帶動、公益崗位等方式帶動948人就業增收。自2021年佛山市南海區對口幫扶從江縣以來,兩地呈現出共謀、共建、共贏的發展態勢。
     
      從杭州市蕭山區到佛山市南海區,從江縣與兩地牽手發展的背后,是黨中央對貴州的深情關懷,也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脫貧攻堅時期,東西部扶貧協作為我省后發趕超注入了強勁動力,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貧協作格局。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和國家鄉村振興局的精心指導下,我省加強與廣東省溝通對接,制定出臺《貴州省落實“十四五”時期粵黔東西部協作協議工作方案》,標志著粵黔將攜手共譜新發展階段東西部協作新篇章。
     
      今年4月,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大力支持黔東南州“黎從榕”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區位優勢,用好東西部協作機制,加強區域互動合作,為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探索經驗和路徑。
     
      政策層層加碼,喜訊頻頻傳來。近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推動畢節高質量發展規劃》,這無疑為畢節的改革發展創造了新機遇、注入了新活力,也為統一戰線深入參與畢節示范區建設搭建了新平臺、增添了新動能。
     
      責任扛在肩奮進開新局
     
      連日來,安龍縣棲鳳街道者貴村上演著一場“家園變形記”,拉運建筑材料的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在對農房進行宜居改造。乘著省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的東風,者貴村乘勢而上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該縣20多個部門勇擔責任,積極聯動,快速推進項目建設。
     
      時光追溯到10年前,者貴村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石斛產業。如今,該村鐵皮石斛種植面積達6200畝,年產值約1.2億元。2013年從深圳返鄉發展石斛產業的村民陳健,已經能獨自種植管護好幾畝樹生石斛,家里還新添了一輛小轎車。朝著“天下第一斛·康養仙境地”的定位,者貴村今后將持續抓好富民產業,讓村民們幸福感更可持續。
     
      “要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殷殷囑托催人奮進,一年多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調研鄉村振興工作,系統謀劃部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鄉村產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加強鄉村治理“五大行動”,并設立五個工作專班,由省領導牽頭推進。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關于分類分級推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貴州省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方案》《貴州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五年行動方案》……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逐步建立起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的“四梁八柱”。
     
      踔厲奮發,未來可期。五年過渡期,全省各地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保持激情干事的精氣神,高質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以赴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
     
      花茂村農家樂老板王治強:把“紅色之家”打造成百年老店
     
      我是村里第一個外出的“打工仔”,也是第一個返鄉創業的農民工黨員,2013年8月,我開了村里的第一家農家樂——“紅色之家”。
     
      趕上了黨的好政策,這些年發展得不錯,“紅色之家”不僅注冊了品牌,并且還推出了盬子雞、稻田魚等特色菜品,到“紅色之家”來的游客,不僅游得開心,還吃得放心。接下來,我還將把產業做大做強,把“紅色之家”打造成百年老店。
     
      隨著年紀大了,我也想著讓孩子們來接班,讓他們知道農村的好,我的小兒子王豪目前已經學會了盬子雞的制作,店里的生意大多也是他來張羅,看著年輕一代能夠沉得下心扎根農村,能夠運用新理念把農家樂經營好,我很欣慰,也對鄉村振興充滿信心。
     
      花茂村村民涂華琴: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這些年,我們花茂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家門口的泥巴路變成了平整通暢的柏油路,普普通通的山村變成了四面來客的“打卡地”,就連我經營的便民服務小店也成了“網紅店”,游客來了,消費就來了,收入就高了,去年我這小店掙了26萬元,生活真是越來越有奔頭。
     
      以前還想過等有錢了就搬到城市去生活,現在我哪兒也不想走,就想留在村里,這里生活各方面都很便利,就連快遞包裹也是直達村里的“黔農智慧快遞柜”,收到信息開箱就取。如今,花茂村走上了“農旅文”發展路,陶瓷產業、現代農業、鄉村旅游帶來了人氣和財氣,我們一家也享受著好政策的紅利,心滿意足。

    熟女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