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臺“超小曲線巖石巷道掘進機”加速煤炭產業“大變革”
科技賦能以“智”提質
“這臺設備用對了!”7月5日,貴州貴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代恩虎前往企業旗下的六枝特區中寨鄉聚鑫煤礦了解生產情況,看到在我省煤礦首次成功投用的“超小曲線巖石巷道掘進機”發揮了重要作用時,對當初企業的選擇更加堅定。
在距離地表400米的煤礦巷道中,這臺全長90米、直徑6.03米的設備日掘進量最高達29.8米,掘進效率是綜掘機的3倍、炮掘工法的6倍。而在有水患、瓦斯風險點的煤礦中,設備能通過“逢掘必探”的技術,高效保障井下安全作業。
“‘逢掘必探’即先探測后掘進,設備搭載的前探鉆,能有效消除掘進中的水文、地質等風險。該設備自2021年投用以來,已安全掘進425天。期間,曾從始發到停轉的過程中,一次掘進了3325米,創下‘逢掘必探’里程數的國內新紀錄。”貴州貴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助理趙先發說。
“指揮”這個“大家伙”作業,除了人,關鍵在一枚小小的芯片,上面集成了供電、冷卻、液壓、除塵、降塵、噴漿等系統,設備對協同作業的要求很高,芯片的搭載,極大提升了設備的智能化水平。
走進該設備地面操作臺,可以看到設備的運轉參數通過芯片處理后,體現在了操作臺顯示屏上。地面技術人員能結合相關數據對設備運轉進行調整。
2020年,作為設備研發與生產方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按照貴能的相關要求,對該設備進行了智能化、適用化的設計與生產。通過研發再升級,中鐵裝備還讓該設備實現在巷道中整機90度轉彎,且轉彎半徑僅為75米,刷新了巖石巷道掘進機轉彎半徑的世界紀錄。
中鐵裝備派駐聚鑫煤礦的項目服務經理李雪松介紹,此前公司主要生產用于地鐵、隧道等地表工程的掘進機。在明確貴能希望早日安全高效出煤的要求后,中鐵裝備僅用7個月就成功生產出這臺用于西南地區煤礦巷道的掘進機,并結合當地“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特性,“量身定制”增加了防爆、錨桿支護等特殊設計。
代恩虎介紹,未來企業與中鐵裝備將持續對煤礦掘進領域的設備升級進行探索。預計今年10月,聚鑫煤礦將引進一臺同樣由中鐵裝備生產的新設備,這款長35米、直徑4.53米的“簡化版”設備轉彎半徑更小,安裝拆除更快,運維工作量更少,掘進死角也更少;并加裝掘進與瓦斯治理同步的子設備,工作效能有望進一步提升。